422世界地球日,築起與自然共好的橋樑

分享本文:


本文轉載自
五感十築官網

地球是我們的家園,提供了生命所需的土地和資源。然而,隨著人類的活動消耗、能源浪費,地球的生態系統遭受嚴重破壞,逐漸失去了原有的美麗和豐饒。

1970年4月22日,也就是「聖塔芭芭拉漏油事件」的隔一年,美國有超過2,000萬人走上街頭,呼籲政府應更加重視環境保護的議題,而這場活動也成為了現今全球矚目的世界地球日起源。說到保護地球,佔據世界能源消耗一大佔比的「建築」更是不容忽視,如何「消耗最小的地球資源,建造產出最少廢棄物的建築」也成了重要的全球性議題。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以環境友善為出發的「綠建築」,如何在提供舒適居住空間的同時,追求永續發展的美好藍圖吧!

 

承諾未來的綠建築

綠建築,以永續的力量打造舒適環保的家園。

綠建築的概念源自1960年代的生態建築,美國、英國、台灣等不同地區皆有推出符合當地所需的綠建築評鑑系統與指標項目,如台灣的綠建築標章(EEWH)就包含了九大指標群:生物多樣性、綠化量、基地保水、日常節能、CO減量、廢棄物減量、室內環境、水資源、污水垃圾改善。綠建築可說是以人的舒適和健康為原點,透過環保、節能、永續為核心,打造消耗最小的地球資源,建造產出最少廢棄物的建築,不只承載了永續發展的建築理念,更是我們對未來世代的承諾。

 

徜徉愜意溫暖的綠色空間

社區中融入果園、田地,讓自然變得唾手可得。

「綠建築」的「綠」,除了環保、健康等概念外,也包含了「綠化」的意義。而綠化量指標為利用建築基地內自然土層以及屋頂、陽台、外牆、人工地盤上之覆土層來栽種各類植物的方式。在現代居住環境中常見的作法包括在住宅或社區中打造公園、花園、綠化帶、園圃等。植栽不僅可以在視覺上美化建築環境,還能淨化二氧化碳、粉塵與空氣中的重金屬,更有減緩都市熱島效應、促進生物多樣性等功能。

 

減少碳足跡的建築設計

低碳建築設計,從構想到拆除都致力減少碳足跡。

低碳節能的建築設計也是綠建築的一大重點。現今日常生活中的各式商品、飲食都與「碳排精算」脫不了聯繫,建築物也不例外。一棟建築物,從建築的設計規劃、施工、日常能源使用、到拆除,每一個環節都仔細精算並減少碳排放量

作為看不見的減碳功夫,在規劃建築流程時就要將減碳的作法考量進去,不論是建物的外觀形狀、通風採光、開窗面積,還是興建時使用的建材與工法,每個流程都可以使用低碳作法,這樣一來可以使建物的整體「減碳量」達到30%甚至更多。

建物啟用後,空調與照明等日常耗能也需要有低碳作為。空調系統可通過計算熱負荷量進行精確規劃,避免超量設計,同時搭配使用高效率冷凍機幫助節能。照明系統盡量採用自然光設計,並採取分區開關控制,以達到節能目的。

 

宜蘭五結,締結自然共生共好,築夢的開始

人與環境共生,才能攜手走向美好未來。

你知道嗎?五感十築宜蘭五結建案,從規劃之初便致力於成就一個高含氧、低排碳的自然環保綠社區依循著重拾人與環境共生的發展宗旨,充分利用周邊的山林、田野與河川,並結合宜蘭當地多元的文化藝術元素,讓居住在此的人能感受到豐富的自然與人文薈萃,不揮霍空間、不過度裝飾,讓建築與環境共生共榮,打造永續節能的「生態烏托邦」社區。一個理想的移民計畫,宜蘭五結,築夢永續未來,即將開始。

 

點擊進入»探索更多質感生活提案
追蹤粉專 » 定期更新綠色潮流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