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接納自然、動物和昆蟲,與土地萬物共同生活

分享本文:

未來編跟你說:生活在都市的人們比較少跟大自然、動物和昆蟲接觸,人與自然共生該如何相處呢?讓未來編和你分享一段人與自然共生的日誌,偶爾嘗試回歸鄉野,以不破壞為前提,用友善環境的態度與自然共生,也別有一番滋味。

生活在都市的時候,無論是公寓或電梯大廈,常見的昆蟲不外乎蚊子、螞蟻、蟑螂寥寥幾種;正式遷居農村以後,日常出入家中的生物種類繁多之程度,遠遠超過了原先想像。

我們所居住的平房遠處有山,鄰近有水田環繞,一旁荒草野地是廢棄的老屋與竹叢,離住家五十公尺處還有條蘭陽溪的灌溉渠道。每當夜幕低垂,家門前那盞路燈漸次亮起,許多在日間出沒的昆蟲,夜裡望見了明顯光源,亦會產生趨光性。於是依循著室內日光燈,有時紗門上就攀附著螳螂、獨角仙、金龜子,倘若我們在此時推門進出,各式昆蟲就隨機潛入家中。

還有一類是隨著菜園採收的作物一併進來,從野地剛採摘回來的葉菜,總有幾隻瓢蟲、金花蟲、蝸牛隱身其中,隨著洗菜時的水流嘩啦嘩啦,牠們順水流入槽底,趁人們吃飽喝足的同時,悠悠緩緩地爬上水槽,逕自在廚房的磁磚壁面遊走。

趨光的飛蟲、搭作物順風車的爬蟲,或許都還在可理解的範疇,但這之中最令人不解的是,我竟然在客廳地板看見一隻行走中的小螃蟹,本想抓起來放回河裡,牠卻一溜煙鑽入冰箱底下不見蹤影,牠們也多次出沒於平房側院的雞舍飲水盆內,我完全不明白螃蟹為何要從幾十米遠的水圳爬上陸地,並爬入雞舍與人類的住所。

 

1.JPG跑進屋內的獨角仙。獨角仙多為晝伏夜出,夜晚具有趨光性。

 

2.JPG長約十公分、體節具有黑黃兩色的蜈蚣。

 

下雨的夜晚,家中也曾出現剛長出前腿的幼蛙,猜想牠可能先跳上我們行走中的鞋子,再隨人類腳步進入室內吧!上述這些大大小小的生物尚且無害,其中最令我感到驚嚇的,是一回正要推門外出,一隻攀附在紗門上、正在找縫隙鑽入室內的臭青母也同時被我嚇著,迅即往雞舍方向蛇過去,引來雞群一陣紛亂與驚呼。還有一回我正在書桌寫作,突然瞥見一隻近十公分的蜈蚣從桌面輕輕拂過,第一時間被嚇得整個人彈跳起來,但鎮定過後,我想起網路上宣導「以掃把與畚箕抓蛇」的影片,便如法炮製,將掃起的蜈蚣倒入容器,隔日給雞進補。

此外,鄉下地方因為蚊蚋多,壁虎的數量也隨之增加,時常一個晚上同時出沒五、六隻,有的攀在牆上、有的倒附在天花板盯著日光燈周圍的飛蟲伺機而動,有的則攀爬在玻璃窗外側,像皮影戲一樣顯現出神秘的剪影,我還曾看過窗上一對壁虎正激烈地追逐打鬥,或兩相交配的情景。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剛好看到壁虎正在脫皮的過程,一隻外觀已銳變為霧白色的壁虎,正從頭部開始慢慢褪下牠那件半透明的「連帽」外套。

被壁虎環繞的生活,最頭痛的地方就是牠們四處留下的排遺,那些紡錘型的棕色糞粒,遺留在牆上、地板、桌面,家中無處不是牠在此生活的證據,但念在壁虎為我們吃了這麼多蚊蟲,也只能勤打掃、勤擦拭,好好跟這些「室友」一起生活。

時間久了,或許因為一路經歷了各種可愛或可怕的生物,我已能用淡定的態度面對這片土地上與我們同棲的生命萬物,除非像蛇類及蜈蚣,會進行驅趕或捕抓,否則大部分出現在此的生物,都有其存在的意義,於我無傷,甚至能協助人類驅除害蟲,比如壁虎能幫忙滅蚊,俗稱「旯犽」的白額高腳蛛也能吞食蟑螂。

在鄉野生活,屋裡屋外的那條界線,彷彿被模糊掉了,當人類與自然的分野被拭去,我們都是寄居在這片土地上的一份子。

 

4.jpg壁虎的身軀輕巧柔軟、體溫微涼,正張開吸盤依附在我的手指上。

 

5.jpg壁虎幼體平均每月脫皮兩至三次,每脫皮一次體型就變大一些。

 

6.jpg時常在居家空間出沒的「白額高腳蛛」俗稱「旯犽」,是蟑螂的主要天敵。

 

未來編小補充:自然萬物皆有存在意義,且彼此之間環環相扣,只可惜已有不少物種因為環境破壞而消失,我們可以試著多增加與自然共生的體驗,藉此這些最原始的接觸來反思,讓我們的生活方式都能更加謹慎,更友善環境、珍惜生物。

 

延伸閱讀:

大量蜜蜂消失!影響全球人類存亡的生物多樣性危機

【環保飼料】非洲豬瘟 防疫大作戰!環保飼料養豬「食」在安心

【專欄】秋季上山採土,用就地取材的天然土壤減少碳足跡

【專欄】一隻蟲串起萬物的循環——黑水虻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