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來場生態旅遊!發掘恆春半島的生態資源之美

分享本文:

國人普遍的旅遊模式,時常安排多項景點走馬看花,遊程中也許入住星級飯店或風格奢華的設計民宿,然後嚐遍熱門的餐廳料理、買些土產與伴手禮,緊湊地結束一趟熱鬧的旅程。

只是,我們似乎很少思索,這樣的觀光模式對一個地方的自然生態、傳統人文活動,以及對當地人的經濟收入是否有直接助益?又或者,我們是否更進一步對地方造成了緩慢的破壞?2014年我參與製作了一本關於生態旅遊的書籍《恆春半島秘境四季遊》,期間逐一拜訪恆春半島共11座社區與部落,這些社區長年由屏科大森林系「社區林業研究室」的陳美惠老師所輔導,老師的研究生分別至各偏鄉社區長期蹲點,來自不同鄉鎮背景的他們,許多在恆春半島一待就是十年之久,幾乎將國境之南視為第二家鄉。

1_小檔.jpg里德社區的解說員以當地特有的沙勒竹製成竹砲,帶領遊客體驗早期童玩的樂趣。

2_小檔.jpg港口社區的解說員帶領遊客體驗採茶,並解說長年受海風吹拂的港口茶獨特之處。

恆春半島位於台灣最南端,由高位珊瑚礁形塑出原始的地形地貌,加上三面環海,獨一無二的地理與氣候條件,使得自然生態具有相當的獨特性,甚至有許多只在當地才會出現的特有動植物,是台灣生態資源的重要寶庫。

可惜的是,空有如此豐沛的自然資源,遊客來到恆春半島多數只習慣造訪墾丁,入住沙灘上的大型觀光飯店,或是街邊過於密集的風格旅宿,用餐時刻來到熱鬧的墾丁大街,光顧那些使用一次性餐具的小吃攤販,或到洋派酒吧徹夜狂歡。然而,無論大型飯店或酒吧,多由外地人投資,所提供的餐飲服務或房務等基層職缺,縱使讓偏鄉青年在畢業後能順利返鄉就業,但一份低薪又缺乏在地認同、自我成就感的工作,在在扼殺了不少熱情。

正因為看見了這些問題,陳美惠所帶領的團隊提出了生態旅遊的概念,讓環境永續的同時,也保存地方文化,更讓在地人透過自我認同以獲得基本收入。首先研究室盤點了各社區的生態資源,導入學者研究,讓在地人以巡守隊的模式守護社區,並透過調查記錄的過程來熟悉地方物種。比如鄰近出海口的港口村,每年夏季有數以萬計的陸蟹降海釋卵,在地村民輪流投入夜間調查;而社頂部落則是以當地的生態熱點──社頂公園為據點,紀錄蝶類、蛙類、竹節蟲等生物的品種及數量;其餘像是里德社區聚焦於欖仁溪的生態紀錄與灰面鷲保育,靠海的大光社區透過潮間帶調查,盤點海葵、海膽、海蔘、螺貝等海洋生物的族群量。

日復一日的基礎調查,村民逐步累積了對於自然生態的觀察實力,於是原本毫無經驗的素人,透過生態課程深化學習,以及正式的解說員培訓,已能挾帶著在地豐富的經驗親自上陣,帶領遊客進行白天或夜間的觀察遊程。

除了加入生態巡守隊、培訓為解說員,每位村民也能根據自身的興趣多元參與,比如對料理感興趣的婦女,投入了社區風味餐的研發與製作,將在地栽植的雨來菇、盛產的火龍果、當季捕撈的旗魚等食材融入菜色。而家中因空巢期而有閒置空間的村民,則整理為接待家庭,並配合生態旅遊的理念,不提供一次性的備品與餐具。此外,每位導覽員限制帶領12位以下的遊客量,以確保導覽品質,同時減低人潮對環境的衝擊。

我們選擇的旅行方式,同時決定了未來環境的走向,每一次的旅行彷彿都是投票,投往自然資源消耗殆盡的途中,或是環境永續、讓偏鄉村民有所歸屬的理想社會。

3.JPG由村民組成的巡守隊,每日晚飯後輪流調查記錄在地的生態物種。

4_小檔.jpg位於恆春半島東側的水蛙窟社區,在地耆老示範以三角網捕撈虱目魚苗的傳統漁法。

5_小檔.jpg運用在地的雨來菇、火龍果等新鮮食材製作風味餐,不僅縮短食物里程,也深具地方特色。

6_小檔.jpg社區婦女利用植栽與自然素材,將院落設計為遊客享用風味餐的空間。

7-1_小檔.jpg透過小型且在地的深度導覽,遊客更能放慢腳步、體驗在地自然與人文。

延伸閱讀:

【專欄】回收再利用DIY,廢物利用結合創意與手作精神的拾荒者!

【專欄】減少國家公園廢棄物,規劃一場不留垃圾的無痕旅行

這些熱門旅遊景點都是綠建築!全台12座好拍又好逛的綠建築推薦

成為減廢減碳的旅行達人 9個撇步幫你輕鬆規劃一場無痕旅遊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