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童年最初的海洋——寄居蟹

分享本文:

每年盛夏,在天氣最炙熱的時節,總會穿戴好泳鏡、泳帽與救生衣,縱身躍入沁涼的大海,被帶點寒意卻不失溫暖的海水緩緩包覆。

當身體逐漸適應海溫與海波的起伏後,定睛望見成群的雀鯛游過,與珊瑚礁旁三兩隻蝶魚,以及像盒子一樣方方正正的河豚沿著海底悠緩游過,那是屬於夏季最令人悸動的時刻。

回想起來,我是到成年以後才有機會熟悉珊瑚礁岩岸與熱帶魚類,童年時期對於海的記憶清一色全是沙灘——爸爸帶我們到海水浴場泡水,可是不能游得太遠,一顆顆小蘿蔔頭被安插在泳圈裡,或任憑海浪來去,在海浪即將淹沒腰際之前,就被規定不能再往深海走去了。因此關於海洋更多的記憶是在金黃色的海灘上堆沙堡、撿貝殼,或在退潮的礁岩地帶找尋寄居蟹。

若說海面下各式張狂鮮艷的生物屬於大人的視界,那麼潮間帶就是每位孩童最初的海洋了。在海水的高潮與低潮之間,顯露而出的潮間帶藏有一座座深淺不一的潮池,這些潮池像是兒童專屬的陸上海洋世界——充滿滑溜溜、抓起來會噴水的海參;還有一離開潮池,波浪狀的螺肉就緊縮回去的螺貝生物;以及稍稍輕碰,就會立即縮起手臂的陽遂足。

 

1.光掌硬殼寄居蟹.jpg光掌硬殼寄居蟹。

 

各式各樣的潮間帶生物之中,寄居蟹因為型態多樣、行走緩慢,成為孩童最愛撿拾蒐集的對象。當寄居蟹被抓離潮池後,會害羞地躲進殼底深處,我們凝望著,然後運用不知從何時何地開始流傳的技巧——「對殼內用力哈出熱氣」,稍待片刻牠們就會自行探出頭來。一回到東北角海泳,抓了幾隻寄居蟹放在一處淺潮池,殊不知烈日曝曬,幾隻還帶著卵泡的寄居蟹竟棄殼而逃,趕緊將牠們一隻隻塞回殼裡,放置到水體充足的潮池裡。後來我才知曉,寄居蟹對溫度極其敏感,當耐不住熱的時候,會探出頭來呼吸新鮮空氣,甚至四周溫度過高之際,就會以裸身之姿逃出殼屋,哈氣的原理如是,升溫的潮池亦是。

多數的寄居蟹身型雖迷你,可細究其臉孔及外觀卻絲毫不馬虎粗糙,牠們像是具體而微的縮小版龍蝦,無論是眼柄的鮮艷撞色,還是螯足末端的紋路搭配,都各擁姿態,獨特的精細美感其實不遜色於那些悠游於神迷洋底的各式生物。

只是,孩提時代缺乏海洋保育的概念,好像每回到海邊玩就非得撿些貝殼回家才甘心,然而回到家卻發現,那些原本沾附著海水、在陽光下熠熠發光的貝殼,一旦被帶離海洋、來到都市,既有的野性光澤全然消逝,轉身變成了一顆顆灰撲黯淡、充其量只為貝殼型體的碳酸鈣。不但失去了觀賞意義,且當人們大量撿走貝殼時,許多寄居蟹因體型成長必須換殼之際卻找不到相應的殼屋,需以飲料瓶蓋、塑膠垃圾為家。

所幸童年無知的我們還有贖罪的機會,位於恆春半島的港口社區與墾丁青年活動中心,常年歡迎民眾將各種螺貝集中寄達,日前就有高雄的海產店將客人吃完的鳳螺逐一洗淨、整箱寄至恆春。試想在這個講求翻桌率與來客量、節奏喧囂明快的行業,店家竟能騰出一份替寄居蟹著想的細微心思,著實令人欽佩!

我們不妨效法海產店的精神,翻找出曾經蒐集的貝殼,還之於海洋,然後往後的日子來到海邊,就讓美麗的貝殼留在它們歸屬的地方、留給寄居蟹。

 

2.位於墾丁香蕉灣的寄居蟹.jpg位於墾丁香蕉灣的寄居蟹。

 

3.皺紋陸寄居蟹.jpg皺紋陸寄居蟹。

 

4.寄居蟹的腹部柔軟,需以硬殼保護.jpg寄居蟹的腹部柔軟,需以硬殼保護。

 

延伸閱讀:

【專欄】大潮之日,返回海洋釋卵的陸蟹媽媽

【專欄】不需芬普尼 母雞透過「洗沙浴」就能洗澎澎

【專欄】人是活的,水路也是─野溪.伏流.湧泉

拒吃魚翅就能鯊魚保育嗎?揭開你不知道的鯊魚捕撈真相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