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琉球環境友善店家:探索拉美

分享本文:

未來編跟你說:經營玻璃船巡航的環境友善店家「探索拉美」,除了努力發展小琉球的生態觀光之外,對於環境保育更是極力推廣。在不傷害綠蠵龜與其他海洋生物為前提,讓更多人能夠感受到小琉球生態的美好,並且致力於海洋環境的維護,也讓遊客在保護環境生態前提下觀賞小琉球海底世界。

探索拉美是⼩琉球⼀間經營玻璃半潛艇遊程的船家,主要營業項⽬是玻璃船巡航,此外固定的活動還包括立式划槳(SUP)、浮潛及透明獨木舟等水上活動。

探索拉美,由返鄉青年許博翰所經營。⼩時候,許博翰家裡經營⼩琉球第⼀家⼤飯店,對觀光產業並不陌生。但每⼀位⼩島⼩孩因為求學的關係,都必須在成長過程中離開家、跨海到台灣本島求學。 在離開⼩島的求學期間,博翰學習設計相關的專業,並遊歷國外的觀光景點,畢業後回到成長的⼩島,便帶著這些專業及經驗,希望為⼩島的觀光注入新的活力。因此他將事業取名為探索拉美, 拉美是小琉球的舊地名,顧名思義就是希望能帶領參與者探索⼩琉球,重新用另⼀個⾓度看見小琉球,並把小琉球最原始的樣貌找回來。

 

拉美船空拍照.jpg探索拉美船的空拍照(島人海洋文化工作室提供)。

 

探索拉美.JPG探索拉美(島人海洋文化工作室提供)。

 

如果故事只到這裡結束,就太無趣了。許博翰的爸媽是「⼩琉球海洋志工隊」的重要成員及發起者之⼀,志⼯隊主要的工作是每週搭船出海,以潛⽔的⽅式清除水下廢棄漁網及垃圾。博翰和哥哥想當然爾也是志⼯隊的固定成員之一,在耳濡⽬染之下將愛惜家鄉及保護環境的意識植入⼼底。因此當家族決定打造「玻璃半潛艇」,讓親⼦團體及不會游泳的人即使不下水,也能透過玻璃船艙看⾒海龜、了解海龜,博翰在船型設計階段,便力排眾議決定為船的螺旋槳加裝「保護罩」。

眾所皆知⼩琉球近年來可以穩定目擊綠蠵龜,但在親近牠們的過程中不乏看見許多傷病龜,例如被漁線纏繞無法解開造成的斷肢龜、因不明原因長腫瘤的海龜,以及疑似被船槳打傷的海龜。海龜是一種耐受度極高的生物,從恐龍時代就存在至今,雖然這些傷病不⼀定會讓海龜致死,但在海裡遇見牠們時仍會於⼼不忍,希望能為牠們做得更多。因此博翰堅持在螺旋槳外圈加裝「保護罩」,在來回巡航⼩島海域時,因為保護罩的關係,降低打傷海⿔的機率。其實加裝保護罩不只海龜,對⼈也會相對安全許多。

除了保護罩的堅持,博翰也決定每一張遊客購買船票,會固定捐出10元,做為⼩琉球海洋保育的基金,希望為⼩島的環境盡一份⼼力。在拉美甫成立之初,也邀請在地四所小學的學⽣一起搭乘拉美號出海觀察海龜,回饋家鄉的孩子。最後,拉美底下的每一艘船固定設有雙引擎,萬⼀其中⼀顆引擎出了問題,另一顆做為備用,還是可以安全的將遊客送回陸地上。除此之外,探索拉美也提供客製化的包船服務,海⿔點點名團隊成員曾請拉美提供包船的服務,開船帶著參與者⼀起到小島周圍的海域浮潛拍攝海龜,再回到室內進行海龜辨認。

即使不會游泳,坐玻璃船一樣能⽬擊回報海龜(可參考⽤鏡頭幫小琉球海⿔點名⼀文)。探索拉美的教練群,⾃從知道能透過臉部辨識辨別每一隻海龜時,常熱心的從玻璃船艙拍攝海龜的左右臉進行⽬擊回報,讓「海龜點點名」臉書社團,在⼀片⽔下觀察海龜的相片回報外,也收到由船艙往外拍的照片。因此即使害怕水,還是有很多⽅式能親近⼤海、了解海龜,甚⾄能蒐集資料為海龜資料庫貢獻⼀筆資訊。

 

玻璃船找海龜.JPG玻璃船找海龜(島人海洋文化工作室提供)。

 

疑似被船打傷的海龜.jpg疑似被船打傷的海龜(島人海洋文化工作室提供)。

 

未來編小補充:當我們到海邊旅遊時,除了自己應該具備不留下垃圾、製造髒亂、保護動物的環境意識,也可以從選擇落實環境保護的店家開始,增加環境友善的力量。

 

延伸閱讀:

【專欄】用鏡頭幫小琉球海龜點名

【專欄】去馬來西亞找海龜媽媽

【專欄】他山之石——馬來西亞河龜保育中心

【專欄】與海龜的親密接觸

【專欄】澳洲限定版海龜——平背龜志工初體驗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