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重拾天然的雞毛撢子,減少塑膠清潔用品!

分享本文:

未來編跟你說:大家對雞毛撢子的印象應該不陌生,你知道,傳統的雞毛撢子比塑膠製品更環保嗎?只要經常拿來清潔使用,雞毛撢子就能保持蓬鬆,偶爾拿去日曬、吸收陽光,還能延長使用壽命。想要減塑,不如從支持地方創生、並且純天然的好物來取代吧!

在所有經濟動物之中,雞因為體型較小、攝食來源多樣化,也不像養鴨需要額外準備水域環境,成為早期農村人口普遍飼養的動物。養雞除了能收穫雞蛋、宰殺後可食用雞肉,昔日農家更懂得善用每隻雞的各部位,比如割頸放血前,就事先備妥糯米並拌好鹽巴,當流出的雞血遇鹽而凝固結塊,就能直接炊蒸為米血糕。

在內臟的部分,除了有寄生蟲疑慮的雞腸之外,其它如雞心、雞肝、雞胗、雞卵巢等部位都能食用,甚至燙過熱水後所拔除的羽毛,也可另外纏製為雞毛撢子,或直接覆蓋於菜畦上供作蛋白質肥料,讓一隻雞從頭到尾、從裡到外,都能妥善且充分地被運用。

 

1.JPG從蛋、肉、內臟到羽毛,雞是從頭到腳都能妥善運用的經濟動物。

 

2.jpg隨年齡增長,小雞的絨毛會從尾巴、翅膀、胸、背,最後到頭部,逐漸汰換為羽毛。圖為三至四週齡正在換毛的小雞。

 

關於雞毛撢子,可能現今三、四十歲的世代還保有童年時期被媽媽拿著雞毛撢子追打的記憶,或印象中阿嬤用來撢除神桌灰塵的打掃器具。在塑膠製的清掃用品以及吃電力的吸塵器日漸普遍後,這件取之於生活環境的自然工藝也就逐漸消逝了,目前僅剩少數幾位老師傅仍保有這門傳統技藝。

現居彰化鹽埔鄉的陳忠露是其中一位。來到彰化,在鹿港的省道旁就能見到好幾間大型佛具店,原來中部地區雞毛撢子工藝的興起與佛具木雕業息息相關,由於原木在清潔上不宜用抹布濕拭,僅能乾擦,因此早期家家戶戶逢年殺雞,許多村民便將拔除的雞毛清洗、曬乾,並依據不同顏色及長短做初步分類,在自家庭院就纏起雞毛撢子。一些手藝好、手腳俐落、產量高的,就拿到鹿港兜售,陳忠露還曾經騎乘三輪車從彰化鹽埔一路到南投竹業的集散地──竹山,銷售給需要清潔竹傢俱的客群。

雞毛撢子的製作過程需手腳靈活併用,老師傅以腳拇趾纏住棉線一頭,兩隻手一邊將雞毛沾白膠並黏貼於木棒上,一邊用棉繩纏繞,纏繞得越緊、羽毛黏貼得越密集,成品就更加紮實耐用。早期許多農家自行製作,多半是逢年過節有殺雞才有雞毛,後來擴展為小型事業,村裡就出現了專收毛料的商人,到養雞場統一收羽,並完成前置的清洗、曝曬、分類等作業,而收購的羽毛,若是來自戶外放養的雞隻,羽色就更為亮澤,據說價格可來到一般平飼的三倍之多。

雖然一般農家養雞,那些愛啼叫、愛打架又不會生蛋的公雞,相對於母雞較不受歡迎,但在雞毛撢子的市場,公雞豐澤亮麗的羽毛反倒炙手可熱。傳統一支棕色的雞毛撢子就會用到十來隻公雞的前胸、後背與尾椎毛,其顏色飽和,羽形細長且尖,早年許多傢俱行、佛具店、計程車行都會廣泛使用。而母雞腹部毛的顏色較淺,羽形短且圓潤柔軟,一般會用於清掃神明桌或一些較為細緻的瓷器。

不同於塑膠製品,一旦被生產出來,就是萬年不滅的死物。雞毛撢子上那一根根羽毛彷彿仍具有天然活性,老師傅常說,只要經常使用,撢子就能保持蓬鬆,偶爾拿去日曬、吸收陽光,也能延長使用的壽命。

如今傳統大型的雞毛撢子已少人使用,近年來從事地方創生的年輕人,便運用自身的設計背景,走入鄉村與老師傅攜手合作,將昔日的雞毛撢子翻玩創新,製成桌上型的清潔毛刷或逗貓棒等小物,甚至根據公雞羽毛、母雞腹部毛,或是烏骨雞的潔白羽毛,設計為不同色調與質感的商品,讓這門復古的產業再次復甦,也進而減少塑膠製品的用量。

 

3.jpg成雞階段,不同品系的土雞各具花紋特色。

 

4.JPG雞的下腹毛十分柔軟蓬鬆,與背部、尾椎或頸羽呈現截然不同的質地。

 

5.jpg土雞的毛色豐富多變,白羽、紅羽、黑羽為常見的色調。

 

延伸閱讀:

【專欄】與動物共感,才能善待牠們——公雞篇

【專欄】與動物共感,才能善待牠們——母雞篇

把環保扭蛋通通收集起來 再也不用處理扭蛋殼回收的問題啦!

減塑Line貼圖用過沒?盤點6款創意滿點的環保原創貼圖

舊衣改造教學|3步驟輕鬆完成狗狗玩具DIY,快來親手為毛孩做拉扯玩具吧!

舊衣改造教學(二)|狗玩具、狗狗領巾DIY超簡單,幾個步驟讓毛孩笑口常開!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