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從避免糧食浪費開始,購買剩食即期品外,還可支持醜食革命

分享本文:

 

我們都知道不能以貌取人,但以貌取「食」呢?其貌不揚的蔬菜水果沒有出現在我們餐盤上,這些醜食都去了哪裡?食物資源珍貴,但農夫辛苦種出的蔬果,如果「顏值」沒有過一定水平,可能根本進不了我們的盤子裡。這些醜食早在我們還沒見到的時候就被處理掉,對於消費者來說是「無痛」的浪費嗎?

 

糧食醜食浪費公平交易

浪費

大型超市和餐廳都各有一套篩選制度,外表不符合標準的食材與蔬果,他們會拒絕收購。這些蔬果除了被拿去工廠加工,或是餵給動物外,更多的是直接被報廢丟棄。

根據統計,全球每年約有20%的有機蔬果因此報廢,全都被拿來堆肥或直接銷毀。日本也在今年統計出,每年產生出八百萬噸報廢食物,遠超過世界食物援助需求量。

宏國|醜食革命_02.jpg

小農受害

為了分散天氣、災害等等帶來的風險,耕作規模不大的獨立小農多採用多樣作物少量耕種的方式,對於單一作物的種植專業化程度不夠高,因此更難符合大型超市、餐廳的收購標準。

淘汰醜食被送往食物銀行或類似機構的成本太高,不符合效益,因此無法自家吃完或分送鄰居的剩餘醜食,小農別無選擇只能丟棄。

宏國|醜食革命_03.jpg

 

醜食訂閱

近期有許多新創公司以及回流農村的年輕人,希望用網路平台翻轉這些醜食的命運。

他們推廣醜食的訂閱制度,鼓勵消費者像訂閱雜誌一樣,每個月固定向農戶直接訂閱賣剩的醜食。如此一來減少了食物的浪費,消費者也能用較為低廉的價格,享受到當季的時令食材,而讓小農與買家直接接觸,也解決了中間盤商剝削的問題,實現公平交易。

宏國|醜食革命_04.jpg

 

賣相不佳的醜食,營養價值一點也不輸顏值高的同類,且台灣不比美國大規模機械化的農業經營方式,農戶多以獨立小農為主,更適合引進醜食訂閱制度,珍惜食物並保障辛苦農民的權益。

 

返回頂端